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江城子》— 暮春觀櫻


綠川橋岸落浮櫻,是天晴,卻無情。
細梢風過,淒訴欲誰聽。
別憶舊時枝上鳳,春去已,再難鳴。


試譯為時調:

<늦봄의 벚꽃>

냇가에 벚꽃잎이 紛紛히 날아가며
無情한 바람이 누구에게 외치는가
옛날에 머물렀던 鳳凰새야 못 떨칠가 하노라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蘇州夜曲

前日因為討論台灣對日情感不意被人誤會為替日本侵略開脫找說詞,其實當下確實是有一點不快,不過後來誤會解釋清楚後倒也沒什麼。就以這為契機,嘗試來聊聊更為尖銳的話題吧!今天來介紹一首非常有名的日語老歌「蘇州夜曲」,這是1940年由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出資,由中華電影公司協助拍攝的電影「支那の夜」(中國之夜) 之中的插曲。

這部電影以上海與江南為背景,李香蘭是女主角,這首蘇州夜曲就是她電影中親自演唱的插曲,因為歌曲旋律非常好聽,歌詞是詩的形式內容十分優美,成為傳唱一時膾炙人口的歌曲。當時的上海與江南地區已經淪為日本佔領區,劇情描寫來到上海的日本船員長谷哲夫,因緣際會救了一名中國女子桂蘭而展開的浪漫異國愛情故事,而李香蘭便是飾演愛慕日本男性的中國女子桂蘭一角。我們以現在的觀點來看這個電影很大的層面根本就是在美化日本侵華的歷史,在那時代日本會拍攝這樣的電影且上映造成大轟動,其實反應了當時日本人民對於當時中國的美好想像與關心(當然對於受侵略的中國來說這種關心並不是善意的關心)。這部電影除了在日本本土之外,在台灣和朝鮮,以及中國與東南亞日本佔領區都有上映,票房也都非常好,而李香蘭也成為華南佔領區之中知名的紅星。

李香蘭這個名字在台灣年輕人之中應該是非常陌生,不過若是提到「夜來香」這首歌應該沒有人沒聽過的,而李香蘭就是當初唱夜來香這首歌的歌星。在1940年代李香蘭與當時知名歌星白光、周璇等人並稱上海灘五大歌后。李香蘭於1920年於中國東北撫順出生,她的父母都是日本人,日本名為山口淑子。她的父親山口文雄是個非常喜歡中國文化的人,她自幼就在學習漢語與中國文化之下成長。她的中文名字李香蘭是成為當時瀋陽的李際春將軍的乾女兒時取的。1938年滿洲國的滿洲映畫協會成立不久後,李香蘭便以專屬的中國女演員的身份出道,她的美貌加上歌聲出眾,拍攝了許多賣座的電影,很快在日本與滿洲國獲得了很高的人氣。1945年日本戰敗,滿洲國解散,李香蘭被中華民國政府以漢奸罪逮捕,不過後來證明她是日本人而非中國人,故無罪釋放後驅離遣返日本。她回到日本後以山口淑子的名字繼續演藝活動,而後從政踏入日本政壇,曾多次當選日本參議院議員,現仍在世,現年93歲。

如果只看李香蘭的事蹟,現在我們可以很輕易批評她是一個隱藏身份欺瞞中國人並配合合理化日本侵華正當性的虛偽的日本演員。但是以一個在中國出生,在中國文化環境之下成長的日本人,在當時中日衝突之下,在中國以身為日本人的身份不得不成為被日本皇軍控制的道具,但在母國日本卻被認為是中國人而飽受歧視,在這情況下她卻不得不說得滿篇中日友好的謊言,這樣諷剌的人生經歷在我們看待李香蘭的事蹟時卻不應忽略。李香蘭在戰後多次表明自己對於中日兩國人民的深深愧疚之意並道歉,或許也亦可知其當時內心的掙扎。

日本東京電視台於2007年曾製播講述李香蘭的人生故事的二回特別連續劇「李香蘭」,由上戶彩飾演年輕時期李香蘭的角色,或許有些人是從這部日劇之中認識李香蘭這個中日近代史上不應忘記的人物,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一看。

這個黑白影片就是1940年時「支那の夜」電影的片段,歌聲正是李香蘭的原音,如此錯雜的身世而傾瀉而出的動人歌聲,不管如何看待這段歷史,我想單純的音樂歌曲仍然值得欣賞。


日語歌詞是由日本著名詩人西條八十所撰寫的日文詩,詩的內容與音節韻律感皆十分優美,原詩如下:

きみがみむねに かれてくは
ゆめ船唄ふなうた とりうた
みずしゅうの はなはる
しむかやなぎが すすり

はなをうかべて ながれるみず
明日あす行方ゆくえは らねども
こよいうつした ふたりの姿すがた
えてくれるな いつまでも

かみかざろか 接吻くちづけしよか
きみりし ももはな
なみだぐむよな おぼろのつき
かねります かんざん

原詩共有三段,但李香蘭在「支那の夜」演唱僅第一與第三段歌詞而已。

這首日語歌而後在1944年上海灘歌后白虹亦將之翻唱為華語版本,歌名一樣為「蘇州夜曲」。

歌詞如下:
投君懷抱裡 無限纏綿意
船歌似春夢 流鶯婉轉啼
水鄉蘇州 花落春去
惜相思長堤 細柳依依

落花順水流 落水長悠悠

明日漂何處 問君還知否
倒映雙影 半喜半憂
願與卿熱情 永存長留

基本上中文歌詞就是日文原詩的第一二段的概略翻譯,不過我覺得日文原詩的文學藝術性比較高,中文翻譯為了遷就音節與押韻,原詩許多意象被更換調位,反而接近普通的流行歌詞的感覺。

這首歌在1992年台灣歌手龍千玉亦將之翻唱為台語版本,歌名一樣為「蘇州夜曲」
只有在對岸網站找到影音版本
台語歌詞如下:

頭額博在君胸前,郎君抱我心靜靜
聽著船歌夢熱情,調幼可比鶯
蘇州風景美如江,春天落花天註定
悲哀嘆苦怨環境,柳葉流水哭不幸

握花放在溪頭頂,隨水流遠找前程
明日去處不免選,由天來指定
希望今宵月光暝,照下雙人的背影
悲傷抹得百年幸,好夢不常變水冰

台語的歌詞基本上也是參考日文原詩的翻譯的,形式則是仿照傳統台語文學的七字仔歌的體裁,而歌詞的內容與原詩相較被改得頗為悲情,或許這也是為了符合台語歌曲聽眾的喜好所致。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下雨的永東橋


可能大家會覺得韓國演歌根本是平常聞所未聞遠古歌曲,不過其實有不少的韓國演歌都曾翻唱為台語歌與華語歌。今天介紹的這首便是韓國演歌中非常著名的一首,由80至90年代著名的韓國歌后周炫美於1985年第一張專輯發表的成名曲「下雨的永東橋」(비내리는 영동교),她因為這曲走紅,當年就得到KBS女子新人歌手賞,而後數張專輯也都是張張大賣。周炫美的父親是韓國華僑,母親是韓國人,在結婚之前她拿的是中華民國護照,婚後歸化大韓民國籍。周炫美在中央大學藥學系在學時是系上樂團的主唱,畢業後取得執照於首爾開設藥局成為藥師,在同樣曾為藥師的作曲家朋友的勸進下,她灌錄唱片踏入歌壇,自此一炮而紅。

這首歌最早於1986年由台灣歌手龍飄飄翻唱為華語版本「新娘花」,收錄於其專輯《愛的詩篇》之中。而後於1989年由日本知名演歌歌手大川榮策將這首歌曲翻唱為日語版「雨の永東橋」。而這首曲子後來有三種台語版本的翻唱。最初是1991年台語歌手詹雅雯將之翻唱作為第一張專輯的主打歌「七夕情」(這首歌是民視1997年連續劇「嘉慶君遊台灣」的片尾曲),而後1992年洪榮宏再將之翻唱為另一版本的「懷念的淡水河邊」。而在2006年,龍千玉與袁小迪重新翻唱改編為男女合唱台語版本的「情深深」,台語的三種版本各有其不同的味道,頗值得聆聽懷念。

這首韓語歌光是在台灣便有四種歌詞,其遍跨華台日韓四種語言,可見好歌的旋律是不分語言與國界的。這時便慶幸自己四種語言都學過,能無礙地欣賞不同歌手的詮釋。網路上流傳一說原曲為日本曲,後有韓台翻唱,此說蓋謬矣!「永東橋」指的是1973年完工橫跨漢江,連接首爾廣津區紫陽洞與江南區清潭洞的永東大橋,而日語歌詞裡面的永東橋三字的發音是以片假名標註韓語發音,而非日語漢字讀法,可知日語版本為翻唱歌無誤。

華語翻唱 — 新娘花


日語翻唱 — 雨の永東橋


台語翻唱 — 七夕情


台語翻唱 — 懷念淡水的河邊

台語翻唱 — 情深深


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

夢中的白馬江 꿈꾸는 백마강



又開始聽起老歌了,提到韓國演歌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這首「夢中的白馬江」(꿈꾸는 백마강),這是韓國戰前歌手李寅權於1940年發表的成名曲,他因為這首歌而聲名大噪。不過歌詞講述百濟亡國的遺恨,被認為影射當時的殖民統治,沒多久便遭到朝鮮總督府禁唱。光復後由於該曲的作詞家選擇前往北韓,因此也長期遭大韓民國政府禁唱。演歌的旋律總會讓人彷彿回到了那個動盪的年代,這也就是老歌的歷史感吧!

聽著歌聲,好像又重新回到了五年前曾在的白馬江邊,歌詞裡的落花巖與皐蘭寺仍像在眼前一般清晰,滿山楓紅卻又略帶寂寥的扶蘇山城總是令人在夢中不時想起。好想念扶餘,不知何時才能再踏上夢中的白馬江啊。

這首歌的歌詞原為一首漢詩,原詩內容如下:

 鳥啼月夜白馬江,可惜忘失三千裳
 司工運一葉片舟,落花陰下欲淚放
 皐蘭寺鐘鳴透臟,裂散散九曲肝腸
 誰得知白馬江嘆,落花岩月色無常

而韓文的歌詞,就請大家看影片的內容囉!